红花湖东门
红花湖入口公园位于惠州市区西南侧的上排龙丰地区,面积约15000平方米,始建于1991年,1994年中对外开放给游客,公园内有殇咏亭、西湖古八景之一的“水帘飞瀑”等景点。园门左侧,劈有大片山坡绿地的麓园,间种林木花草。旁边入山公路口,有牌坊一座,名为红花坊。
红花湖公园内还有野战俱乐部,提供激光野战及公司拓展培训项目。
水帘飞瀑不仅是惠州西湖古八景之一,而且还是我国数十个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唯一一个湖中瀑布景观。
旧址在“府治西南四里”的石埭山(今惠城区上排红花湖入口公园内)。据南宋王象之编纂的地理志《舆地纪胜》石埭山条,有“崖石壁立,泉激如飞”的记载,石埭山也因此俗称
为 大石壁。水帘飞瀑后面的大石壁掩蔽着一个岩洞,沿大石壁的边上走可以进入这个岩洞。水帘洞下有洗心台,台下有潭,潭中有石。现存最早吟咏这一景观的诗是宋 朝留恭的《水帘洞》:九天飞坠水晶垂,不著人间一点埃。六月惊飞霜色皎,四时长作雨声来。春晴野燕飞难入,月冷山风吹不开。我欲倚藤看空翠,凭谁挂向白云 堆。
上世纪50年代末,有关部门在大石壁 就地爆石以建水库,水帘飞瀑遭到了彻底的破坏。近代惠州著名诗人王映楼在《水帘飞瀑》诗云:别派分流赴谷川,澄清终让在小泉。山灵最解居人意,百道横飞溉 旱田。如今这样的景观是再也看不到了。而今天所看到的水帘飞瀑,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建红花湖景区的人造景观。一进红花湖入口公园,一座巨岩巍然挺立,高 约30米,中间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洞口,湍流飞泻,因其景象气势不减当年,故仍沿用水帘飞瀑景名。